
近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州市有声阅读促进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声海工作室承办的《湾区青年探全运》传播项目正式发布。项目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暨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邀请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青年创作团队中国十大正规炒股平台,以体验式VLOG与纪录短片的形式深入各地,用镜头讲述全民运动的故事,呈现体育融入生活、青年融入时代的生动画卷。

受访者供图
聚焦全民运动:青年走进日常的“全运现场”
作为全国运动会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盛会,本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竞技盛事,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节日。《湾区青年探全运》以此为背景,让青年从“看比赛”的观众,变成“参与运动”的讲述者。他们深入街头、公园、校园与乡村,用脚步丈量湾区体育的经纬,用影像记录运动的温度。
项目自今年5月4日发布征集以来,收到来自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州新华学院、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东白云学院等湾区院校的青年创作团队踊跃投稿,作品数量超50件,题材多元、风格鲜明。经过层层评选,最终遴选出15部优秀作品入围。
该项目得到粤听、BesTV粤视厅、埋堆堆、人民日报“视界”、华人头条、微信视频号等多家主流媒体支持与推广,形成多层次、跨平台的传播矩阵。其中,粤视厅作为广东广播电视网络的重点推送平台,在全国电视终端星光剧场首页设立“湾区青年探全运”入口专区,播放势头持续上升。11月3日上线以来,短短三天的点击总次数超12万次,点击用户数超10万人次,播放时长共计超62万分钟。广东广播电视台“粤听”APP同步设立首页推荐专区,截至11月4日,平台累计播放量达9万余次。TVB埋堆堆平台全矩阵联合推送专题内容,截至11月5日累计播放量超6万次。

粤听APP设立首页推荐专区。 受访者供图

BesTV粤视厅首页设立“湾区青年探全运”入口专区。受访者供图

粤视厅首页设立“湾区青年探全运”入口专区。受访者供图
从传播节奏来看,项目自11月初上线以来,整体播放趋势持续上升,观众参与度稳步增长,多个平台用户活跃度超过七成。截至目前,首发阵容视频总播放量已超过53万次,持续发酵中。
用镜头丈量运动的热度,用青春书写湾区的活力
项目以体验式跟拍与VLOG风格为核心,聚焦民间体育达人及团体。青年创作者不仅记录,更以亲历者的视角深入运动生活,挖掘人物故事,展现“全民运动”的真实魅力。从乒乓、篮球、足球到醒狮与龙舟,从排球、体操、攀岩到花样运动与轮椅舞蹈,青年影像让体育成为记录社会活力与时代精神的新切口。
暨南大学汤君妍、阎如馨走进校园篮球场,跟拍广东实验中学男子篮球队的集训日常。这支队伍在2024-2025赛季中国高中篮球联赛(CHBL)全国总决赛中斩获冠军,成为全国青少年篮球的焦点,也体现出“敢拼、敢闯、敢梦”的湾区青年精神。

《呼!根本“篮”不住》作品封面图。 受访者供图

人民日报“视界”《呼!根本“篮”不住》作品截图。受访者供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梦婷关注民间骑行群体,跟拍Freedom自由散漫骑行团主理人,用镜头追随青年骑行者的轨迹,在城市与山野的穿行中展现自由、热爱与自我突破的精神姿态。

《全运骑遇·民间骑行》作品封面图。受访者供图

粤听APP《全运骑遇·民间骑行》作品截图。 受访者供图
华南师范大学梁均议、秦源卿以羽毛球为主题,采访世界冠军熊国宝,也记录了轮椅羽毛球队在训练场上的坚毅与热爱,让人看见无障碍运动的蓬勃生机与人文温度。
暨南大学张芷瑜走进广州荔湾海中女子龙舟队,在清风龙舟训练基地拍摄训练实景,定格女子桨手挥桨破浪的瞬间,在水花与鼓点中展现“同舟共济”的湾区精神。

人民日报“视界”《全运龙舟巾帼竞渡》作品截图。受访者供图
暨南大学吴思睿深入草根女子足球队的日常训练,用影像讲述“铿锵玫瑰”如何在尘土飞扬的球场上追逐梦想。

粤听《铿锵玫瑰,湾区绽放》作品截图。受访者供图
广州新华学院罗雪菲以醒狮文化为切口,聚焦澳门柿山结义堂,记录青年舞狮队的训练与传承,展现岭南精神的焕新生机;暨南大学林家铭为澳门地区的创作者,拍摄港澳跑团成员的城市晨跑,用跑步串联湾区城市风貌与青年精神。粤港澳的青年创作者在同一片镜头中相遇,共同勾勒出一个热血、开放、共融的体育湾区。他们让“全民健身”的故事在不同城市间接续流动,也让全运精神在湾区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醒神湾区》作品封面图。 受访者供图

TVB埋堆堆微博视频号《醒神湾区》宣传截图。受访者供图

《脚步丈量湾区经纬——港澳跑团奔全运》在澳门拍摄花絮。受访者供图
青年镜头里的湾区:运动也是城市的语言
《湾区青年探全运》不仅记录体育的竞技瞬间,更是一场关于“城市与青年”的对话。青年团队用影像感知城市的律动——镜头中有晨光下的跑道、夜色中的篮球场,也有社区角落里挥洒汗水的普通人。他们记录下的,不只是运动的瞬间,更是城市生活的脉搏。青年通过观察与体验,让运动成为理解城市、讲述城市的新方式。
在一次次拍摄中,青年们重新理解了“全民运动”的意义。体育不再只是赛场上的竞技,而是融入每个人日常的生活方式;它在骑行者的脚踏声中,在球拍击打的回响里,也在街头滑板、健身操的节奏中。运动成为城市更新的注脚,也成为连接青年与社会的通用语言。对这些青年创作者而言,拍摄不只是记录,更是一次参与。镜头成为他们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成为他们理解奋斗与团结的途径。
以青春表达时代,以影像共赴全运盛宴
《湾区青年探全运》以青年视角为主导,展现了新时代体育传播的新路径。项目以真实、鲜活的影像,回应“全民全运、共建共享”的时代主题,推动体育精神的再传播与再发现,使青年在创作中体验奋斗、感受团结,在记录中完成自我表达与社会共鸣。
项目作品已在人民日报“视界”、华人头条、粤听、BesTV粤视厅、埋堆堆、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展播,构建起主流媒体与青年社交平台的联动传播矩阵,让更多观众从青年影像中看见全运精神的当代回响。后续还将推出体操、网球、攀岩、龙形拳、匹克球、民间街舞队等多项运动,让观众持续感受湾区青年体育影像的热度与创造力。未来,项目还将根据平台数据反馈持续优化内容节奏与传播形式,进一步放大青年体育叙事的社会影响力。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 | 李梦醒
【本文责编】张蓓蕾
【频道编辑】李晓霞 李拉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龙飞 刘树强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富深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